期刊简介
本杂志由广东省口腔医院、广东省牙病防治指导组主办,是国家科委批准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。本刊有下列专栏:论著及应用研究,预防与社会医学,防治实践,新技术应用,口腔护理,临床报告,专题论述,综述,讲座等。对迅速反映牙病防治新技术、新方法、新材料的稿件最为欢迎,并优先安排审稿和发稿,对本刊长期订户的来稿,亦优先安排审稿和发稿。
点击详情 >主管单位: 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
主办单位: 广东省口腔医院,广东省牙病防治指导中心
出版部门: 《口腔疾病防治杂志》编辑部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006-5245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44-1407/R
邮发代号: 46-225
出版周期 月刊
创刊时间 1993
出版地区 广东
出版地区 广东
订购价格 160.00
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全文收录期刊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往期目录
-
2001
-
2002
-
2003
-
2004
-
2005
-
2006
-
2007
-
2008
-
2009
-
2010
-
2011
-
2012
-
2013
-
2014
-
2015
-
2016
-
2017
-
2018
-
2019

- 杂志名称:口腔疾病防治杂志
- 主管单位: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
- 主办单位:广东省口腔医院,广东省牙病防治指导中心
- 国际刊号:1006-5245
- 国内刊号:44-1407/R
- 出版周期:月刊
-
2017版WHO牙源性肿瘤新分类之述评
第四版《WHO头颈部肿瘤分类》于2017年1月出版,该书第8章重点介绍了牙源性及颌面骨肿瘤的新分类.与2005版(第三版)分类相比,2017版新分类牙源性肿瘤部分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动.本文重点介绍2017版牙源性肿瘤分类的新变化并对新分类的修订内容作一简要述评.......
作者:陶谦;梁培盛 刊期: 2017- 12
-
浅谈咬合中的咀嚼肌
临床上在关注咬合时常会遇到一些咀嚼肌的问题,咀嚼肌作为咀嚼系统的组分在咬合中具有重要作用,二者通过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,但目前对此认识不足.本文就咀嚼肌的功能,功能紊乱,功能诊断予以介绍并就二者的关联作一浅析.......
作者:李成章 刊期: 2017- 12
-
头颈部严重木竹异物外伤的诊治经验
目的通过对10例严重的头颈部木竹异物外伤病例救治的回顾性分析,总结外科诊治经验.方法选自2008年8月-2014年5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0例头颈部木竹异物外伤患者,对其年龄、致伤原因、部位、术前检查、术前评估、手术方式、手术时间、术中出血、异物长度、麻醉方式、术后处理等进行总结分析.结果患者年龄2~76岁,平均40.9岁.跌落伤8例,工业伤2例.6例采用气管切开全麻,3例经......
作者:张大明;周斌;张善义;杨朝晖;王建广;张彬;陈伟良 刊期: 2017- 12
-
广东省15~74岁人群牙周健康状况抽样调查报告(2015-2016年)
目的了解广东省15~74岁城乡人群牙周健康的现状,为规划广东省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.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,抽取广东省城乡15岁、35~44岁、55~64岁、65~74岁常住人口共2784人,其中15岁年龄组1920人,成年人每年龄组288人,男女各半,城乡各半.按照《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牙周状况检查标准》,使用WHO推荐的CPI探针检查全口牙牙周袋深度、附着丧失.资料录入......
作者:范卫华;李剑波;赵望泓;刘紫嫱;黄少宏 刊期: 2017- 12
动态资讯
- 1 浅析口腔门诊医疗纠纷的原因与防范
- 2 左侧颌后区巨大表皮样囊肿1例
- 3 鼻咽癌放疗患者血清α2-巨球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
- 4 流动性纳米树脂治疗楔状缺损的疗效观察
- 5 青少年下颌智齿阻生临床分析
- 6 不可复性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镜术后(牙合)垫治疗评价
- 7 次氯酸钠去蛋白化对正畸托槽粘接影响的研究进展
- 8 两种根管工作长度测量法准确性的临床评价
- 9 复发舌前腺囊肿的手术治疗
- 10 2005年广东省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抽样调查报告
- 11 金合金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临床观察
- 12 体内诱导法建立的Tca8113细胞耐卡铂细胞株的耐药性表达研究
- 13 牙根纵裂的临床调查分析
- 14 金属烤瓷修复体的失败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
- 15 CyclinD1mRNA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导入对颊癌细胞株BcaCD885生物学行为的影响
- 16 金属烤瓷联冠修复牙周病松牙的体会
- 17 不同粘接剂间隙对CAD/CAM嵌体边缘适应性的影响
- 18 三种排龈方法对固定修复效果影响的比较
- 19 氟保护漆在年轻恒前牙冠折未露髓牙齿中的应用
- 20 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周病患者游离端缺失的临床应用